Search

攝影 不是人生的全部|攝影師 王漢順

  • Share this:

大三時,王漢順參加北區大專院校舉辦的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以《南機場》作品得到不錯的成績。因而有機會在劉振祥攝影工作室當助理,拍攝劇場、舞台、雲門舞集等。同時,王漢順也接受林柳新偶戲博物館的館長羅斌邀請,拍攝偶戲文物,並推出第一本攝影集。偶戲的拍攝讓王漢順大量練習打光,累積基礎,豐厚日後的人像攝影作品。

自言喜歡拍人的王漢順認為,人像攝影的魅力在於,他會因為拍攝任務,接觸到各種不一樣的人事物,甚至難以預想的拍攝對象,比如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拍攝總統競選形象照,抑或突如地必須飛抵非洲、紐約、東京採訪。其次,由於每個被攝者的職業身分領域不同,性格特徵也迥異,經由觀察與想像,王漢順可以將他們的人物特質,表現在畫面裡。

對王漢順來說,照相是一般認知的攝影方式,無須安排,直接且具有紀錄性,例如街頭攝影、報導攝影,亦即決定性瞬間。造像則是攝影者有計畫的執行,並非作假,如商業攝影或是藝術攝影。因為在媒體工作的經驗,王漢順要在短時間內有效率的完成人物拍攝,所以造像是必須的。但並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適合造像,如果是拍攝市井小民或小人物,就不宜刻意過度擺拍,畢竟會讓他們失去自然的神情。

王漢順坦言自己有工作倦怠症,放假時不太樂意接觸攝影,是以不會特別神聖化攝影的意義,也不想要自己的人生全都耗在攝影上。他喜歡做模型、種水草等,在這些休閒娛樂的過程裡,王漢順得以放空工作的壓力,讓心情恢復平靜。

另外,不願自己變成只會工作才進行攝影的王漢順,也會在工作與日常裡發現一般人司空見慣而缺乏真正感受的生活細節,如《字母》系列,就是他帶兒子去夜市撈魚意外拍得一張英文字母Q的照片,從而建構A到Z二十六張照片,甚至被收錄於國一英文課本教材。

又或《拍手》系列,本是他為藝術家黃心健在捷運台北101世貿站四號出口走廊的裝置藝術上所拍攝的作品,王漢順拍攝各行各業、具有明顯代表性特徵,或和台灣文化有關連的影像,如修車師傅、賣玉蘭花的阿姨、麵包師傅、運動選手、檳榔西施等。《拍手》亦是王漢順從工作裡延伸而得的創作,持續至今。

創辦人:馬立群  總編輯: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  剪接:
作品提供:王漢順


小檔案

王漢順,1973年出生,2000年世新大學攝影系畢業,遊走於藝術人文與時尚圈的人像攝影師,作品見於平面雜誌廣告媒體,現任職媒體攝影記者。王漢順喜歡拍人,擅長藝術人文劇照,也參與時尚服裝拍攝記錄。

曾獲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首獎、金鼎獎最佳專題報導獎等。參與《快門.開演10Eyes on Stage》新北市國際攝影聯展、服裝設計師古又文《一克拉的夢想》服裝拍攝、台北市捷運信義線世貿中心站公共藝術《相遇時刻》攝影、故宮博物院《乾隆潮特展》人像創作攝影師、巴黎Futur en Seine塞納數位藝術節《人人都是乾隆公益攝影展》、蔡英文競選形象攝影師等。


Tags:

About author
《1 IMAGE ART 一影像》創辦理念是希望能建立原生的台灣影像工作者資料庫,讓所有人看到台灣優秀的影像作品,讓他們能站上國際舞台,為台灣發光發熱。 我們積極創作有關影像任何的相關原生內容,包含專題製作Photographic production,攝影家專訪An interview with photographers,導演專訪Director's interview, 攝影直播Photography Discussion Live,攝影活動及講座Photography related activities,紀錄片Documentary、廣告片、微電影等內容。 【1 IMAGE ART 一影像為高雄攝影節協辦單位,台北國際攝影節媒體協辦單位】 創辦人Founder :馬立群 Li-Chun Ma 相關報導:https://www.commabooks.com.tw/good-life/709 ● 如有廣告與採訪需求請Email至 :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 Brand | 《1 IMAGE ART 一影像》為像群影像文化有限公司品牌
View all posts